作者 mingin 的所有文章

台生如何選擇學校與學科參考

有鑑於台灣考生欲報考特定專業 (科系) 的大陸大學與研究所 (碩博士),常有報考專業 (科系) 與院校不知從何找起的困擾,在此提供武漢大學的學科評價網站,唯大陸坊間各類排行榜甚多,排名先後會因各家排行榜的指標設定而不盡相同,在此列出僅供台灣考生查詢各科系參考

2013-2014年 中國大學(本科)排行榜【分專業排行榜】

2013年1月10日,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中國科教評價網和中國教育評價研究中心共同完成了2013~2014年度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工作。本次大學評價共包含2742(去年2410)所中國高等院校。其中包括1155(去年1127)所中國大學(不含軍事類院校和港澳台地區高校):含重點大學131所(一流大學26所),一般大學621(去年610)所,民辦院校403(去年386)所;另外還對298(去年310)所獨立學院和1289(去年973)所普通公立專科院校進行評價。

2013-2014年 中國研究所排行榜【分專業排行榜】

自2004年起,武漢大學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開始按年度連續發布《中國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評價報告》。2013年6月25日,由中國科教評價 網和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共同發布了2013年中國研究生教育排行榜,其中包括中國研究生教育按31個省、市、自治區(未含港澳台地區),按61(12年59)個研究生院,按485(12年486)所高校(含分省、分類型),按12個學科門類,按98個一級學科,按374 個專業(學術型)和37個專業學位一級學科的排名。

考生選擇學校與學科時,通常是綜合考量自身學力、校別與特色、興趣和專長、學校所在地區…等等因素,這些考量絕非以上排行榜所能窮盡,建議考生僅以參考與學習的心態來看待以上排行榜,並多留意是否有自己未關注到的優秀學校與專業學科,以避免遺珠之憾,這才是我們提供以上參考網站的主要目的。唯有考生在綜合各項資訊後形成在自己心中的學校排行,才是最好的排行榜。

 

什麼是大陸大學港澳台入學考試的「大類招生」?

 

        報考大陸大學的台灣考生詢問最多的,就是許多大陸院校採取的「按類招生」(或稱「大類招生」)方式。事實上從早些年開始,按類招生就已經以「按院系招生」、「按大類培養」等名稱作為很多大陸大學主要的招收錄取方式。就台灣的學生和家長來說,熟悉的是以個別專業(科系)選報志願,對於大陸這種招生方式一方面不確定是否為正式入學管道,再者不清楚具體的學習方式為何。於此,就學版特就該主題作初步的介紹,讓台灣考生們在遇到按類招生的志願時有參考的依據。

 何謂「按類招生」?

       「按學科大類招生」亦簡稱為「按類招生」或「大類招生」,指的是大學將相近的學科,通常是同學院的專業合併為一個大類來招生。在學生初入學的前1或2年先採取通識型教育或各專業的基礎培養,爾後則讓學生依照適應情況和興趣、專長在院系範圍內自主選擇專業。

        一般來說,高中畢業報考大學時,由於不熟悉各科系的學習細節,對未來就業發展方向也都還沒有具體的想像,在茫茫專業選項中難免出現盲目性的判斷,而「按類招生」則是秉持「通才教育」的理念,不但大大降低報考者在選擇志願上的困難度,亦讓考生有更充分的時間和學習機會來了解各專業的實際內涵。

「按類招生」的模式

       「按類招生」主要有三種模式:按學科招生、以基地班或試驗班招生、採取通識教育。大陸大學招收台灣學生所採用的則集中在前兩種模式。

 一、按學科招生

        即照院系提供志願,譬如分作新聞傳播學類、自然科學類、社會科學類、法學類、工商管理類…等大類。舉例來說,若考生對經濟學、金融學、國貿都有興趣,但還無法掌握個別的差異,透過「經濟學」這一大類的培養等於一次選擇了數個專業,待一到兩年的學習後再決定研讀方向。

        以北京大學為例,「中國語言文學」這一大類涵蓋有中國文學、漢語言學、古典文獻、應用語言學等專業,且報名時是文理兼類,意即高中就讀社會組或自然組的學生皆可選報;而像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微電子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則全都歸在「電子與計算機科學」大類,同樣是文理兼類。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同樣名稱的「類」,每個學校都可能有不同內容的專業,反之亦然,同專業也可能分在不同類中。像南京大學的「經濟學類」有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金融工程、保險學、產業經濟這6個專業;四川大學的「經濟學類」是經濟學、國民經濟管理、財政學3個專業,金融學、金融工程、保險等專業則歸在「金融學」大類。

二、以基地班或試驗班招生

        基地班與試驗班雖然和一般學科有名稱上的不同,但同屬於正式學制,惟教學模式偏重培養專才型、研究型學生,又由於這兩種班是國家或學校專門撥款支持,因此有相對優渥的教學資源,有些大學甚至為其設立了專門獎學金。

        大多數基地班、試驗班的前一或兩年會著重於中文、歷史、數學等基本學科,同時接觸專業基礎課程,之後再照學生個人興趣及科系要求這兩方面的考量將學生分到不同的專業方向。

        像武漢大學哲學基地班是大陸教育部批准的國家哲學學科專業點,學校除了給該班許多優惠政策,學生完成學業後還可被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班。而中國人民大學的人文科學試驗班(國學)是以造就新一代國學研究與實踐人才為目標來培養學生,舉凡重要的傳統經典著作都在學習行列中。

 擅用「按類招生」提高錄取率

        學生在大學前一或兩年的大類學習中,所學的基礎課程、公共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更加紮實,接續學習時就更能促進具體專業上的學習和發展,基礎拓寬了,適應能力增強了,才能更好地適應畢業後考研或就業發展的需要。

        要先提的是,招生規模小的學校,或像師範、醫學等特殊性較強的專業並不適合此種招生方式。但從北大、清華開始,現已有一半以上的211工程院校實施按類招生。建議台灣學生在報考大陸大學時,善用按類招生來擴大志願數量以增加錄取機會,只是選擇志願前務必先清楚各大類的專業配置為何,或者有興趣的專業歸屬於哪個大類中。

 原載於「兩岸犇報」第51期 第8版 大陸就學版

2013大陸大學免試入學招生作業已完畢,北大、清大需69級分以上

       

        2013年度「大陸大學以台灣學測成績免試招收台灣學生」在5月底前已完成基本錄取程序,錄取的考生亦陸續接到預錄取通知書,待學歷證件審驗及身體檢查後即可完成正式錄取程序。目前大陸大學開放台灣學生達到學測前標以上成績者即可照各校程序分別送件申請。以今年學測頂標63級分、前標57級分的標準來看,較受台灣學生矚目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校由於有許多台灣學生送件申請,因此需達到學測頂標才有複試機會,其中北大、清華要求分數為69級分;復旦是68級分;上海交大與浙大約在66級分。當然還是有許多學校,不論是報考人數較少或是開放名額較多,都接受以前標成績申請入學,因此還是鼓勵有意前往大陸就學的台灣學生,只要學測成績達到前標就盡量寄出申請文件參加初審。

        台灣學測免試申請大陸大學乃大陸各校自主招生,意思是在大陸教育部的規範下,各大學自行規定申請者所需繳交的文件、符合複試資格的條件,初審送件期限與複試時間亦由各校自定。在多數台灣學生一次申請多校的情況下,考生與家長須有心理準備,參加每個學校的複試包括搭機往返大概需要花上3到4天。

        以考生提供的參加大陸大學複試經驗來說,與台灣各大學複試多採用筆試的方式不同,大陸各校皆以面試來進行。以今年有100多名台灣考生被通知複試的復旦大學為例,該校採中文面試,內容是由教授安排一些家常性的問答,亦會詢問考生所選科系的專業問題,面試過程拿出過往學習所積累的實力並保持平常心應對即可。

        再以上海交通大學為例,上海交大偏重英文面試,一進考間就有教授開始以英文針對該科系的專業內容詢問考生,英文不甚流利的考生可請教授將說話速度降慢,但更要緊的是考前多加強英文聽說能力,尤其報考自然科學類專業的學生,除了熟悉專有名詞的英文之外,因為兩岸在部分專業用語的說法不同,務必同時把握好專有名稱在大陸的中文用詞。

        部分學校在複試期間會邀請已在該校就讀的台灣學長姐來分享就學經驗談。考生家長表示,「他們都是台灣很優秀的高中,像建中、台中一中…畢業的學生,但是在與大陸同學一塊學習的過程還是感覺到很重的挫折感。」台灣學長姐們提到,「整個大一都在趕其他人的進度,又要適應在外地求學的生活,過完一年才像是真的開始念大學。」所以若要到大陸念書一定要有很清楚的動機,不然很容易有放棄的念頭。但台灣學長姐們同時提到,為了不讓未來前往大陸就讀的台灣學生重蹈覆轍,他們團結成立了讀書會,把課堂上的內容與需要加強的部分都做成筆記,希望盡量幫助學弟妹們能順利地學習。

        在學校部份,最主要是在台灣學生特別關注的醫事科系和兵役問題方面提供了說明。醫事部分礙於台灣的法令規定,目前大陸所有院校的醫事相關系所仍不被台灣當局承認,所以學校安排了在大陸就讀醫科的台灣考生來說明醫事專業畢業後在大陸的就業方向和條件。兵役部分,雖然大陸教育部有基本須就讀一年以上才能辦理休學的規定,但有些學校在體諒台灣考生須面臨兵役問題的情況下,是可以在考上的當年就辦理休學,至於各校規定如何,建議考生在選擇院校之前先打電話與有意就讀的學校確認。

        參與過座談的考生家長說到,學校還提供了小禮物給參加複試的考生們。這樣的座談方式不但能協助台灣考生釐清自己前往大陸念書的動機,學校和學長姐釋出的熱情協助也像是給家長打了一劑強心針。

 原載於「兩岸犇報」第51期 第8版 大陸就學版